张健康蒋国洪中国绿色时报6月23日报道再过13年,花梨木、刨花楠、红豆杉等珍贵树种在浙江将不再难以寻觅,记者从浙江省林业厅了解到,《浙江省珍贵树种资源发展规划纲要》已于日前通过评审,规划到2020年全省共建成珍贵树种用材林基地100万亩,珍贵树种示范林基地、珍贵树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和珍贵树种资源发展科技攻关项目也于今年同时启动。《纲要》规划到2020年,利用13年时间,通过人工造林或更新、抚育改造等技术措施,全省共建成珍贵树种用材林基地100万亩,其中通过人工造林新建规模化基地30万亩,通过定向改培含有珍贵树种的天然中幼龄林60万亩,通过四旁植树培育散生珍贵树木600万株(折合林地10万亩),并探索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林木资源战略储备机制,吸引全社会积极参与珍贵用材林培育。珍贵树种建设项目实施后,全省森林覆盖率可增长0.7个百分点,每年可产生直接收益5.4亿元,而每年将从发展的珍贵树种中获得生态效益的总价值为18.5亿元。
到林木工艺成熟期(平均按60年计算),珍贵树种用材林培育基地珍贵木材蓄积量达1800万立方米,价值324亿元,生态效益总值达1110亿元。据了解,珍贵用材树种材质优良,稀缺且价格高。浙江是全国木业大省,以前70%以上的木材原料依赖于省外市场。近年来,木材价格日趋提高,红木价格年增长率达30%。
原材料尤其是珍贵木材原料紧缺,将制约浙江木材工业尤其是高档木制品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珍贵树种资源,有利于推动浙江林木资源战略储备,同时提高森林质量,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本文来源:九游会j9官方网站-www.yrutang.com